北京考察之二:艺术+互联网,会助推北京成为下一个世界艺术中心吗?


      2016年6月中旬,刘海粟美术馆副馆长靳文艺、典藏部副主任王静、刘海粟美术馆退休专家沈虎、典藏部汤雪村一行四人赴北京商谈蒋兆和雕塑收藏事宜,借此机会考察了故宫博物院的文创产品开发和北京艺术+互联网发展情况,一手鲜货,与大家分享。



第二站:“站酷”与北京艺术+互联网


1、互联网艺术与艺术+互联网

     今年3月19日,刘海粟美术馆新馆开馆试运行,首展是与深圳腾讯公司联合举办的“新生代互联网原创艺术家推荐展”。展览从腾讯原创馆选出7名艺术家第一次在国家公立美术馆展出互联网艺术。12天的展览,现场观展人数近2万人,线上浏览仅腾讯QQ空间、原创馆网上展厅总计观展人数就超过了1.2亿,国内外有 137家各类媒体做了宣传报道,百度搜索显示有1.25万条相关新闻在网络上被转发。一个面积不足500平方米的小展览为什么能够产生这么大的浏览量和关注度?此展从一个小小的切面反映了互联网艺术的活跃度以及网络新媒体正在对受众接触艺术、欣赏艺术、消费艺术产生的影响。

      何为互联网艺术?提到互联网艺术,可能更多人想到的是大量存在与互联网上的电子创意图片和线下画家传到网上的作品照片,这是对互联网艺术最为普遍的比较狭义的理解。广义上的互联网艺术,其实是指艺术+互联网技术而衍生出来的有别于传统艺术生发模式的一个全新的艺术生态系统,其体量和范围涵盖互联网艺术作品、互联网艺术电商和互联网艺术衍生服务三大部分。单就互联网艺术作品部分就包括数码绘画作品、网络新媒体创作作品、线下画家网上展示作品几个大类。刘海粟美术馆与腾讯原创馆联合展出的互联网作品,主要是数码绘画作品和线下画家网上展示作品,比如上海樊明的CG场景作品(图一)就属于数码绘画,而漫画家慕容引刀的刀刀狗漫画作品(图二),多数属于线下绘画的网上传播作品。这两类作品再加上VR、动画、以及计算机人工智能程序“创作”出来的各网络类新媒体作品,它们共同构成了互联网艺术独具探索性和时代特色的灿烂风景。

 

图一

1467772983304032653.jpg

       

 图二

1467773302390078267.jpg


      艺术+互联网形成的新生态系统,其循环模式与传统的所谓“艺术圈”生发模式完全不同。艺术作品通过互联网展示平台、电商平台不断得到推送和展现,艺术消费者、欣赏者通过互联网技术可以足不出户就能在手机、电脑等阅读终端接触到自己心仪的艺术作品。艺术创作者与艺术消费者之间的链接壁垒通过互联网技术得以打通,从而使艺术更便捷更快速地嫁接大众生活。艺术家的作品不再完全依赖传统的画廊、展览、荐拔模式才有机会接触到艺术消费者(藏家),艺术消费者也不再只有通过画廊、展览、推荐才能接触到自己喜欢的作品。


2、北京艺术+互联网发展情况如何?

     在前一波当代艺术火热期,北京执全国艺术市场牛耳。占国内艺术品拍卖大半壁江山的拍卖公司嘉德、保利、翰海、匡时、荣宝斋都在北京,当代艺术明星、外国藏家、炒作资本、数量庞大的北漂艺术家也集聚北京,形成了辐射全国的强大的艺术生态系统,至今仍然是主导北京艺术市场的绝对力量。然而市场行情自金融危机后发生突变,当代艺术持续低迷,明星大咖作品有价无市,八项规定使雅贿绝迹,经济下行令“煤老板们”出手吃紧; 798、宋庄、草场地等艺术区生意萧条,小画廊纷纷倒闭,北漂艺术家生存压力更大。伴随全国对文创产业的重视,各地重磅艺术活动频频上演,很多艺术家回归家乡,北京作为中国艺术中心的吸附力和影响力有所削弱。

      当代艺术热造就的畸形消费,让艺术变成了少数人的圈子游戏;而另一方面,经过30年改革开放富裕起来的中产阶层,艺术消费的潜能却得不到释放,艺术与消费者之间犹如隔着一层厚厚的壁垒,低迷的僵持。

      从2012年开始,北京艺术市场在雅昌、99艺术网等网站的启发下,以微信和APP技术为主导直击行业痛点的艺术+互联网创新创业现象快速生长,2016年呈现爆发迹象,许多微信公号和APP艺术电商作品成交活跃度远超实体画廊,发展势头迅猛或将成为影响北京未来艺术市场的新生力量。

      据长期从事互联网艺术观察研究的《艺术战争》作者江因风透露, 2015年以来,全国有1万多家实体画廊倒闭,而众多新兴的艺术品电商却迅速崛起,营业额成两位数增长,网拍、网展、网购异常活跃。艺术收藏者、消费者群体也有很大变化,主要集中在80后年轻一代,包括体量庞大的中高收入家庭人群,他们大多是受过高等教育、尤其外国教育的企业老板或高收入者,其中不乏超前视野专门购买未名艺术家的长期投资型藏家。这一新兴消费群体,不同于传统艺术收藏者和爱好者,习惯从网络渠道寻找自己心仪的艺术品,尽管他们的消费主要集中在中低价艺术品区域,但其未来的成长性不容小觑。


3、 “站酷”和“Artand”: 艺术+互联网的北京样本

       6月17日下午,刘海粟美术馆副馆长靳文艺来到位于北京798艺术区的“站酷”总部洽谈合作事宜。沿途看到UBER与Artand联合推出的艺术车站以及艺术品电商“搜猎人”遍布地铁站点的广告牌,惊讶于北京近两年艺术+互联网创新创业的蓬勃发展。

1467773475254072528.jpg

艺术电商搜猎人地铁广告


1467773556960064790.jpg

北京街头UBER与Artand联合推出的艺术车站牌


    “站酷”成立于2006年,创始人梁耀明最初出于设计行业交流需要以BBS论坛起步,多年积聚人气成为设计师的交流家园,由于没有盈利模式,一度苦苦支撑。2012年以后微信和APP对接移动端的技术普及,注册用户迅速增加。“站酷”设计师通过移动端就可以更方便地“出售”自己的设计作品和服务,用户也可以更方便找到自己心仪的艺术家和作品。2015年其庞大的设计师资源和作品数据库被美国风投看中,首轮融资近千万美元,几个人的小公司迅速壮大成为上百人的艺术+互联网创新企业。如今“站酷”注册的平面设计师、UI设计师、CG原画设计师、电影特效、手办制作、摄影师、VR艺术家等人数已近400万,每天服务上千万人群,成为目前国内最大的设计师和艺术家交流平台,几乎集中了中国各门类最顶尖的设计师和潮流艺术家人群。

1467773851983046072.jpg

站酷网首页


1467773921875088011.jpg

刘海粟美术馆副馆长靳文艺考察“站酷”总部洽谈合作,与“站酷”团队合影


    “Artand”的创办更是直击“艺术圈”痛点。据统计,我国每年有二十多万艺术毕业生,由于行业供需不畅,就业难一直排在首位,甚至毕业即失业。很多美术大学生苦于自己的作品无处展览、销售,无力靠专业维系生存,只能改行但又不甘心。Artand的创办者也不例外。改行多年仍心有不甘的几个年轻人,决定自己创办一个任何人都可以发表作品和购买作品的交流平台。通过近一年的研发设计,2014年正式推出公众号和APP,交友、展览、发表文章、销售作品、版权认证、衍生品商店均可一键搞定,推出不到一周就得到创新工场李开复等天使投资人的投资。“Artand”成为艺术与市场的连接器,聚集了大量用户,包括艺术家、藏家、爱好者,创办一年首轮投资成为资本追捧的对象。

1467774039722059187.jpg

图为Artand首页

  

     “站酷”和“Artand”的火爆是这两年北京艺术+互联网快速成长的样本。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HIHEY”、 “搜猎人”、“爱艺客”、 “艺术家公盘”等等,针对传统艺术圈的利弊切入点有所不同,但发展都很快速。

     “HIHEY”,是民生银行、中信证券、深创投联合投资的艺术电商,也是目前中国销售量最大、创办时间最早的艺术品电商,2011年创办于798艺术区, 2014年完成B轮融资,估值达到1亿美元,年交易额超过亿元。

1467774137100071747.jpg

图为HIHEY首页



    “搜猎人”,2015年创办,定位为“更具参与感的艺术品交易平台”,以艺术故事切入艺术作品,引导消费,同样得到资本的垂青。

1467774232665085694.jpg

图为“搜猎人”首页


    “艺术家公盘”则从艺术品认证和版权交易入手,通过互联网平台突破传统画廊交易模式,签约了众多艺术家,着力“再造一个市场”。 

1467774309229093865.jpg


图为“艺术家公盘”首页



4、艺术+互联网,会助推北京成为下一个世界艺术中心吗?

      艺术+互联网把沉寂的北京艺术圈重新拉回大众视线,各种新艺术、新探索、新动向再次通过互联网得到交流和呈现,线上与线下的互动探索,再次提升北京艺术的人气。尽管这种新业态目前带动起来的主要还是面向大众消费阶层的中低价艺术品,但它却掘开了一个潜力巨大的增量市场和顺应时代的发展方向。

      艺术+互联网从技术上刺破了中国进入中产阶层以后超过万亿的新兴消费市场。这个市场有别于传统的画廊、展览、掮卖模式。在互联网上,一切信息透明,艺术作品的数量、品类、风格浩如烟海,每个人都可以从这些艺术品中找到自己喜欢的作品。艺术衍生品下游企业也可以通过艺术平台找到自己喜欢的艺术家结成线上线下的合作。艺术+互联网建构的共享时代, 人人都是艺术家,人人都是收藏家,甚至家庭、办公空间、商业场所都可以成为“美术馆”。这种新技术催生的新业态、新趋势已逐渐积蓄量变在可预期的3至5年内将成为传统模式的强力补充、促成行业质变的到来。

      北京和上海,应该讲上海最有机会成为下一个世界艺术的中心。一方面,金融危机促成艺术品价值的合理回归,内需拉动的“新当代艺术”有别于外国人审美视野中的中国当代艺术,内容去政治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势必牵引世界艺术中心逐渐向购买力强劲的经济中心城市转移,(就在这篇文章成文的时候传来北京尤伦斯当代中心将要转手出售的消息。)上海在这一波世界经济调整中占据优势;另一方面,上海拥有全国最密集和完善的艺术基础设施,面向国际交融的开放度,城市影响力辐射中国最具收藏实力的大部分地区。据悉,总部位于北京的国内最大拍卖行保利,将选择把互联网拍卖平台建在上海,这应该是对藏家资源和未来优势综合考虑的结果。但是从上海对全国艺术的包容度和带动力以及对新风格、新潮流、新技术的创新探索力度来看,差距不小。艺术+互联网能否助推北京成为下一个世界艺术中心?时间是最好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