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馆夜场计划 | 海粟讲堂×张伟:上海小校场年画——中国传统年画的最后一抹辉煌

上海市民终身学习文化艺术体验基地

刘海粟美术馆体验站点

”何处是江南“ 系列讲座


美术馆夜场计划 | 海粟讲堂

      邀请中青年艺术家、策展人、艺评人或相关领域中青年学者,以专业视野,用平实语言,深入浅出,以讲座、座谈、艺术体验课程等形式,分享艺术经验与观点,普及艺术知识,结合馆内展览及馆藏研究,分析探讨当下文化现象及热点事件。

上海小校场年画

年画在很多方面具有普遍性,但同时它又有着很强的地域特色,从中可以探寻各个地域鲜明的文化个性。近代上海,一面是华界,一面是租界,东西两重文明在这里交错、交融,最终造就了一个西化、时尚、开放的大上海。年画,这种原本最为传统的艺术形式,在上海,当然也会跟着这个节奏,跳出独特的舞步。近代上海的海派文化,揉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与长江口岸一方殖民地的摩登异彩,两者相遇撞击,有如天雷勾着了地火,使天地间蕴藉了丰富的养分。因缘巧合时势际会的上海年画恰在这时脱颖而出,焕发出奇异的神采,上海很快成为当时江南一带最大的年画生产基地和贸易市场,清末民初时期的上海小校场年画也因此在传统年画的发展史上成为最后一个繁荣阶段。

      年画作为一种民间应用艺术,终因时代变迁而成为历史,但它一旦成为过去,反过来也成为了一种文化,鲜明地表现着某个特定时代大众的生活方式、审美心理、人生观念和社会风俗。当我们欣赏着一件件流光溢彩、精彩纷呈的年画时,那份醇厚的回味也依然留在了我们的记忆深处。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它最迷人的地方,恐怕不是外在的景观和建筑,而是弥漫于这个国家、这个民族中的文化气息和特有的生活方式。今天,就让我们从欣赏美妙的小校场年画开始,开启尊重传统文化,迎接美好未来之旅。

///////

/ 主讲人 /

张  伟

      上海图书馆研究馆员,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兼职教授。从事近代文献整理与研究逾三十年,相继主持“上海年华”、“民国电影”、“国际名流与近代上海”等多个学术项目,耕耘于图像文献和城市文化史等领域。曾应邀赴美国伯克利东亚图书馆、香港科技大学图书馆、香港中央图书馆等进行访问研究。

      2002年主编出版的《历史记录:中国与世博(1851-1940)》,是第一本系统研究中国和世界博览会关系的著作,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成功申办举行发挥了重要作用。2011年主编出版的《中国木版年画集成---上海小校场卷》,是学术界首部研究上海小校场年画的图文集,确立了上海年画的历史地位;继之于2015年出版的《晚清都市的风情画卷——上海小校场年画从崛起到式微》,为最早研究上海小校场年画的学术专著,从城市史、民俗史、美术史和中西文化交流等方面对上海年画进行了系统研究,将年画研究向前推进了一大步。2012年出版的《遥望土山湾——追寻逝去的文脉》,是学术界首部研究土山湾现象的专著,为以后的相关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9年主编出版的《上海图书馆藏赴闻集成》(90卷),是学术界研究名人讣告的第一部文献专集,为人物研究开拓了思路,提供了稀见难得的文献资料。

      其他著作还有《满纸烟岚》《都市·电影·传媒——民国电影笔记》《西风东渐——晚清民初上海艺文界》《风起青萍——中国近代都市文化圈》《纸边闲草》《近代影剧说明书探幽》《海上张园》《近代日记书信丛考》等十余种;并主编《中国近现代话剧图志》《上海图书馆藏历史原照》(上下册)《中国现代电影期刊全目书志》《上海——一个世纪的公共空间》《民国时期电影杂志汇编》(167卷)《笔墨长城——宣传画里的中国抗战》(三卷本)等图文书籍多种;策划有60集系列专题片《记忆电影》、20集系列专题片《老电影老上海》、4集系列专题片《近代上海城市文化》等大型电视节目。

/ 讲座时间 /

2019年10月24日(周四)19:00-21:00

/ 讲座地点 /

刘海粟美术馆B1报告厅

/ 参与人数 /

110人

/ 主办单位 /

刘海粟美术馆

/ 承办单位 /

上海海派连环画中心

上海城市动漫出版传媒有限公司


报名方式

请点击阅读原文进行预约。

我们会通过“我的预约”发布预约审核结果,

当天凭后台审核信息才能参加活动,

请大家密切关注“我的预约”!

名额有限,约满即止。每人仅限预约一次;

请于当天活动开始前15分钟前往活动地点,

活动当天名额保留30分钟,逾期作废。

夜场活动需凭预约成功信息从下沉式庭院进馆

刘海粟美术馆将保留活动的最终解释权


直播通道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