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讯】丨“中国素描第一人”作品亮相常州

image.png

image.png

      2020年9月25日至10月22日,由长三角美术馆协作机制、刘海粟美术馆、吴青霞艺术院共同主办的“润物无声——陈盛铎艺术展”将在常州吴青霞艺术院举办,该展是刘海粟美术馆馆藏系列展之一,曾入选2017年文化和旅游部馆藏精品展出季。

      展览将展出陈盛铎先生大量素描写生、油画和水彩作品,以及他的学生赵延年、孙效谨、陈葆真等素描作品。 

image.png

陈盛铎 (1904-1987)

      曾用名陈晓苍(小沧),中国现代著名美术家,美术教育家。1904年出生于江苏扬州,1923 年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1926年毕业于该校西洋画系,后东渡日本入东京川端美术学校深造,回国后积极投身绘画创作和中国新兴美术教育事业,先后在国立西湖艺术院(即今中国美术学院)、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新华艺专、“现代画室”、上海同济大学等处任教,前后近50年。陈盛铎先生毕生致力于中国美术教育,尤以素描教学为主,桃李满天下。


image.png

image.png


       对于陈盛铎的名字,也许很多人略感陌生,而实际上,他在各大美专任教,并以“陈盛铎画室”、“现代画室”和“新美术研究所”等形式研究中国早期现代美术教育,尤其是素描教学的重要线索。他的“朋友圈”大师云集,他曾是杭州国立艺专克罗多教授的助教,也参与了林凤眠的艺术运动社。解放后,陈盛铎收到了两所美术机构的邀请,一是当时倪贻德所在的西湖艺专 (今中国美院),同时还有上海本地的同济大学,权衡再三,陈盛铎最终选择留在上海了。而他的学生更是包括了黎鲁、贺友直、端木勇、蔡吉民、汪观清等。


image.png

 

不仅教我学艺,更教我做人。使我后来从事木刻版画的创作中,也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与促进作用。

——赵延年


我认为他整个的教学比较好,学美术,在他那里打基础就结实。

——冯纪忠


生于1904年的陈老师,在青年是曾负笈东洋,在长期的教学当中,摸索出自己的一套方法,如“比比量量”,就是许多学生们概括他教学法的形容词。

——黎鲁


“多边开花”是陈老师的教学特点。就是画一大堆的几何模型,只能画线条,要老师坐下看后找不出毛病了才算过关,才能衬光线。

——汪观清


先生画素描只用一支6B铅笔,笔头不用刀削,手指扒开即可。先生善用铅笔头自然的形状,边画边磨铅。一笔下来就有立体感,虚实、浓淡、粗细、转折(侧锋)尽在其中。

——门前森


恩师陈盛铎投注毕生精力,传递西洋绘画的理论和方法,尤其是基础教学。他默默耕耘,淡泊名利,心胸坦荡,为人师表,是正直艺术家的表率。

——陆承忠


image.png

       在陈盛铎早年的少量油画作品和学生时代的素描中,可以看到20世纪初,西方现代美术和学院教育对他的启蒙,对其早期画风的直接影响。

      而1950年代后,他创作的素描和油画,更侧重东方美学的素简纯粹。而当时上海美专学生的这批作品虽然不完整,甚至有些稚拙,但是体现了陈盛铎的素描作品理念,让我们感受到大气、浓厚的美感,也是他在上海美专期间教育成果的最好展现,也为近现代美术教育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素材。

image.png

石膏(大布鲁特胸像之一)  62.5×48.5cm  素描  20世纪20年代

image.png

石膏(面观夫人)  62.8×48.4cm  素描  20世纪20年代

image.png

静物之一  31.3×47.6cm  水彩  1934年

image.png

油画风景六  23×30.3cm  油画  20世纪50年代

image.png

油画风景七  30.5×23cm  油画  20世纪50年代

image.png

绍兴水巷  23×30.5cm  油画  20世纪50年代

image.png

月洞门  23×30.5cm  油画  20世纪50年代

image.png

锁泉桥  26.6×18.5cm  素描  1962年

image.png

风景四十  19.5×27.5cm  素描  1962年


      作为是中国现代美术教育先驱之一,在早期西学东渐之路上,陈盛铎留学日本引荐西方美术,并将之传播、 推广的启蒙者和践行者。他终其一生勤学不辍、孜孜不倦,为中国美术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image.png

      该展览作为常州市第七届“文化100”活动之一,是长三角地区美术馆艺术共享的又一次成功尝试。通过跨地区展览交流,共同促进两大地域美术的蓬勃发展,充分体现长三角美术馆协作机制的资源合作、联动共赢。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