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岩绘:申古博、刘向红作品展”

2014年4月25日上午9点,在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的指导下,由刘海粟美术馆、西湖艺术博览会主办,杭州三月堂美术工作室承办的“华夏岩绘——申古博、刘向红作品展”在刘海粟美术馆拉开了帷幕。本展览作为“2014上海市民文化节”的一部分,旨在揭开岩彩画艺术的神秘面纱,让大众近距离欣赏这门艺术,进一步推广普及岩彩画。同时,通过本展加强上海与山西艺术交流的纽带,增进两地之间艺术方面的合作。
      
岩彩画是一门古老的画种,以天然矿物色和高温结晶颜料为材料,以动物鹿胶为媒介调和后绘制,是区别于中国水墨、工笔重彩和西洋油画的一种东方色彩绘画。最显著的特点是色彩单纯鲜亮、覆盖力强且年久不变色。在我国利用岩彩作为绘画素材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古朴的彩陶文化,兴于汉代的墓葬文化,而后鼎盛于唐代的工笔重彩,由此可见岩彩画历史之悠久。然而随着宋代之后水墨画和“文人画”的兴起并渐成主流,岩彩画日趋式微,并出现断层。
      
岩彩画有独立完整的色彩体系,有独特的结合媒介,体现了与众不同的审美观。岩彩画是一个宽泛而深具内涵的画种,它可以是工笔重彩,也可以是大小写意,更可以工写结合;可以抽象,也可以具像等等,可以说岩彩画在形式上没有任何的限制。岩彩画色彩斑斓,手法多样,综合东西方绘画样式于一体,不受旧约束,试验各种新方法就是当代中国岩彩画的创作现状。
      
如今岩彩画在中国重新被人们所认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从事岩彩画的创作与研究。来自山西的画家伉俪申古博和刘向红就是其中积极的践行者,他们常年致力于这门历史悠久的艺术,颇有建树。申古博是中国美术学院岩彩研究所传统壁画工作室主任,在创作大量寺观壁画的过程中,获得了岩彩山水的创作灵感和技法,将矿物色与水墨有机融合,形成了技法风格独特的“岩彩山水”。同时受佛教经典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在传统中寻找当代语言诠释人与自然、宇宙的关系,画作表现了独到的宇宙观,整体画风清新安宁、空灵浩荡。刘向红是山西太原师范学院美术系教师,近十年来,与丈夫申古博共同进行了山西玄中寺观音殿等大量寺观壁画的创作与绘制。多年实践探索,从传统壁画中汲取到了丰富的造型语言和表现方法,逐渐形成了自己雍容古朴,庄雅宁静的独特绘画风格。
       本展展出作品共计44件,展品由两大部分组成:申古博的岩彩山水系列作品与刘向红的岩彩观音系列作品。山水与观音画像融合地展示在一起,传达“天人合一”的精神,展现了自然与灵性的世界。岩彩画尤其适宜于近距离欣赏,观众可以清晰地看到画家熟练地运用了综合材料,营造出画面层层叠叠的肌理效果,如果光凭看画册,仅仅是平面感官,无法切身体会到岩彩画那厚重的立体感。
      
展览将展出至4月30日结束,欢迎广大观众前来感受市民文化节热烈而融洽的氛围,品味在当代画家的精心演绎下,古老的岩彩画重新焕发生机,散发出历久弥新的魅力。


展览情况



1454062442384072808.jpg

  华夏岩绘:申古博、刘向红作品展


1454062991747093842.jpg

展厅一隅


1454063000747058079.jpg

展厅一隅



作品赏析


1454062881574015132.jpg

申古博近照


1454062930934009531.jpg

申古博作品《秋山红林》


1454062941012044988.jpg

申古博作品《雪满天山》




1454062825605061326.jpg

刘向红近照


1454062714229087115.jpg

刘向红《持莲》


1454062793683012980.jpg

刘向红《观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