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一粟——刘海粟诞辰120周年纪念座谈会在沪隆重举行

2016年3月16日下午,上海社会各界齐聚新落成的刘海粟美术馆。值此刘海粟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日之际,共同怀念和追忆这位饮誉海内外的杰出教育家和艺术大师,学习刘海粟先生将毕生精力贡献给祖国美术事业的崇高品德,进一步传承和发扬他的艺术精神。市文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宋妍,市文广影视局艺术总监吴孝明,刘海粟家属,近现代艺术史研究学者,上海美专老校友,媒体记者等出席了座谈会。座谈会由刘海粟美术馆馆长朱刚主持。

市文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宋妍肯定了座谈会的主题,她认为“百年一粟”高度概括了刘海粟先生的历史地位,她在致辞中引用了柯灵先生的话:“治白话文学史,不能无胡适、陈独秀;治新文学史,不能无鲁迅;治新电影史,不能无夏衍;治新美术史,不能无刘海粟。”要学习和研究刘海粟先生不泥古、不落窠臼、不守陈规的艺术境界和高度创新的意识,使得创作能有充满发展的律动力。


1458268433347005872.png

市文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宋妍(左二)在座谈会上发表讲话


市文广影视局艺术总监吴孝明说,在海老120周年诞辰之际召开大型的研讨会,目的是要更好地继承海老的艺术严谨、艺术创新精神。在继承老一辈艺术家精神的同时,更好地面对当下,搞好上海的美术创作。海老的一生和上海结下了不解之缘,这座城市培育和造就了海老,海老用毕生的经历回报了这座城市。


1458268484551045393.png

市文广影视局艺术总监吴孝明(右三)在座谈会上发表讲话


刘海粟先生之子刘虬代表家属发言,他恳切地期望大家畅所欲言心目中的刘海粟,对刘海粟研究发表真知灼见。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回溯刘海粟光辉的一生。

《新民晚报》副总编阎小娴感慨于刘海粟的艺术精神,刘海粟先生以艺术感化人、教育人的这种精神在当今值得传承与宣传,她希望代表媒体人把这种精神、艺术传播到更多的地方去。

刘海粟美术馆老领导杜乐行,上海市书协副主席宣家鑫,艺术评论家谢春彦,上大美院教授潘耀昌、李超,《新民晚报》资深记者林明杰,上海美专校友吴汉英等与会专家从各个角度回顾了刘海粟的艺术人生。对即将正式开放的刘海粟美术馆新馆寄予厚望,希望新馆能在传承和发扬刘海粟精神的基础上,迎来新的飞跃与发展。

刘海粟先生是20世纪中国新美术运动的拓荒者,现代艺术教育的奠基人。1896年3月16日,他出生于江苏武进。1912年,17岁的刘海粟与友人在上海创办中国第一所现代美术学校——上海图画美术院,即上海美专。刘海粟作为上海美专校史上任职时间最久,影响力最强的校长对学校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任校长的上海美专倡导男女同校、旅行写生和人体写生,创造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的创新探索,使上海美专在四十年的历史中培养出了潘玉良、倪贻德、赵丹、吴印咸、李可染等杰出人才。解放后,刘海粟历任华东艺专校长、南京艺术学院院长等职,为新中国艺术教育事业做出巨大贡献。对艺术的忠诚、执着、创新以及对生活的热爱,贯穿于刘海粟先生的整个生命历程中。他的中国画既紧紧掌握了“笔墨武器”,又选择性地融入外来技艺。他把艺术创新的辩证关系讲得透彻明了,他说“创新不能忘记旧,不懂得旧,就谈不上创新”。刘海粟先生十上黄山,画作洋溢激情,大气磅礴,跃然纸上的黄山之美更映衬出生命之美,精神之美。耄耋之年,刘海粟先生慨然向国家捐赠所有的绘画收藏和毕生的艺术创作,此拳拳爱国之心天地可鉴,日月可昭。

刘海粟美术馆自2012年底迁建以来,历时三年多的建设,新馆终将于本月20日起试运营对外开放。这是刘海粟美术馆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我们将以传承海老精神、凝聚青年力量、秉持创新理念、弘扬中华文化为宗旨,不忘初心,重新出发,不断提升学术水平、创新展陈方式、丰富馆藏内容、优化服务质量、扩大对外交流,努力成为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国家重点美术馆。


1458268516706061420.png

刘海粟美术馆领导与部分家属及嘉宾合影留念